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乌镇新闻 > 正文

风雅桐乡·文化巡礼|拾起非遗“珍宝” 世代“乡愁

类别:乌镇新闻 日期:2017-9-2 12:19:08 人气: 来源:

  乡愁,是过节时的一道美味,是儿时记忆中的一场传统风俗大戏;乡愁,是一种故土情结、一种心理共鸣,是我们与过去生活的情感对话,更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坚守。

  都说“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。”一曲滴笃声声的三跳、一段精彩绝伦的高杆船表演、一杯清香扑鼻的菊花茶、一块透着芳草清香的蓝印花布……经历绵长岁月,桐乡先辈们慢慢熬出来的文化结晶活色生香,像一粒种子生根发芽、开花结果,成为萦绕在桐乡头的美丽“乡愁”,也了大家对这块故土深沉的眷恋。

  目前,我市已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,即中国蚕桑丝织技艺(桐乡蚕桑习俗)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项,分别为含山轧蚕花、高杆船技和蓝印花布印染技艺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项,嘉兴市级非遗名录项目52项,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名录体系和传承体系。

  近年来,在桐乡市委、市的重视支持下,桐乡文化部门不断探索“非遗”的方法,通过建设非遗馆、成立非遗教学传承、建立非遗志愿者队伍、举办非遗展览、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传习班……为桐乡人留住了心中深深的乡情、浓浓的乡愁。

  自古富饶甲天下的杭嘉湖平原,以稻桑为生,稻米为粮,太湖熟则天下足;蚕丝为衣,日出万匹,衣被天下。这里是丝绸的诞生地,也是丝绸之的起点。六七千年前的古代文化遗址出土了全世界最早的丝绸,当古罗马贵族还在把丝绸当作稀罕的奢侈品加以炫耀时,这里大规模生产出的丝绸,开始向长安洛阳汇集,开始了丝绸之万里璀璨的文化远征,后来海上丝的开辟,自泉州到威尼斯,丝绸同样从这里起步。

  作为全国知名的蚕桑之乡、丝绸之府,桐乡一带自古就有养蚕制丝的传统,蚕农的衣食住行、,无不与蚕桑生产紧密相关,因此在桐乡农村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蚕桑民俗活动。

  祈祀蚕神、轧蚕花求丰收、演“蚕花戏”娱神、诸多生活、语忌等,农历4月更是被桐乡人称作“蚕月”,每每这时,田间地头处处活跃着与蚕相关的民俗活动。栽桑、养蚕、缫丝、织布、拉棉兜、翻丝绵被等蚕桑相关的传统技艺,在桐乡乡村也世代相传。

  2009年,“中国蚕桑丝织技艺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》,其中包括杭罗、绫绢、丝绵、蜀锦、宋锦织造技艺及轧蚕花等丝绸生产习俗,而桐乡是“中国蚕桑丝织技艺”的单位之一。这标志着桐乡古老的蚕桑习俗文化正式跻身世界级文化,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耀眼明珠。

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桐乡渐渐了大工业时代,传统的家庭养蚕逐渐消失,再也没有每到5月忙采桑叶,喂食蚕种的热闹场面了,但桐乡的蚕桑文化却一直在我们身边。而这离不开的重视与系列措施的出台。

  早在2003年,桐乡就组织开展了民间艺术普查工作,之后又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,发现了一大批民间表演、民俗等。之后又进一步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,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,并且每个非物质文化项目都确定了传承人,避免了这些珍贵文化的失传。

  从桐乡走出大文豪茅盾曾在1933年所写的散文《香市》中说道:“从前农村还是‘桃源’的时候,这‘香市’就是农村的狂欢节。”如今,每到清明,桐乡人除了扫墓、踏青、插柳等习俗以外,还会参加各种以祭祀蚕神为中心的庙会,如河山的轧蚕花、洲泉双庙渚的蚕花水会、乌镇的香市、吴王庙会等,而这些风俗有的已经成为国家级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  从罗家角先民操石器创稻作文明,到濮氏家族,执木杼兴丝绸之业,再到张杨园重实践谱农耕经典,吕希周为民利建水利之功……几千年来,桐乡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它集中了桐乡先辈的智慧,了桐乡的历史文化变迁,凸显出极具代表性的蚕乡风情和水乡特色。

  近年来,桐乡通过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划、加快非遗名录申报、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、打造非遗经典景区、促进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交流、举办“文化遗产日”活动、编辑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等一系列工作,成为浙江省非遗工作的典型样本。

  2014年的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,更是让一个个曾经发生、发展并延续至今的“桐乡故事”,用图文并茂、虚实相间的展览形式,讲述着桐乡人民千百年来的情感累积与文化积淀。

  在桐乡市非遗馆内,十大类的桐乡特色非遗资源分布合理,并通过板块与板块之间有机融合,生动再现了蚕乡、水乡、菊乡人民的生产与生活。小桥、流水、人家,花鼓、蓝印、高杆……走进这里,仿佛走进了炊烟袅袅、桨声灯影的江南。

  而馆内最引人入胜的当属非遗项目的活态展示。每逢春节、元宵、清明等传统节日,戏台上都会上演《陆雅臣卖妻》《王老虎抢亲》等耳熟能详的传统戏剧和曲艺折子。古戏台不仅吸引了老一辈戏迷,还吸引了青年一代驻足,每到演出时段,常常是一座难求。这里俨然成为记录和还原桐乡五千年历史与文化发展的“活”的文化场馆。

  如果说“非遗”是民间文化历史的“活化石”,那么“非遗”的传承人就是岁月长河中的“提灯人”,有了他们的坚守,传统文化才得以传承和发扬。2011年,“高杆船技”成功列入国遗名录,为了和传承这一国遗项目,桐乡建立了“高杆船技”水陆两大传承,包括陆上训练和水上展演,邀请该项目传承人屠荣祥、屠松根、屠桂松等带徒授艺,传承表演。

  近几年来,我市通过传承、传承人、老师、学生这种传、帮、带“三位一体”的传承模式,以及频繁地与市民互动、学习、体验等培训方式,让桐乡非遗焕发勃勃生机,成为市民生活中丰富的“文化大餐”。 从2013年开始,桐乡陆续在河山镇中心学校、乌镇民合小学、崇德小学、石门镇中心小学等12所学校建立了非遗传承教学,组织传承人上授艺,培养新生代传承人群。

  桐乡非遗传承除了走进大学校园,开办传承人“非遗课堂”,举办全省性非遗传承人培训班,扩展桐乡非遗传技能传承外,还频繁走进全市中小学。石门镇中心小学的三跳、崇德小学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、屠甸镇完全小学的剪纸、乌镇民合小学的船拳、乌镇植材小学的乌镇竹编等,这些学校纷纷设立相关教学课程,由传承人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将其一代代传递下去。

  此外,我市还开设了一个个公益“非遗传习班”,为老百姓了解、亲近和体验非遗搭建了平台。传习班的课程也内容丰富,有剪纸、桃核雕刻、蓝印花布印染技艺、竹刻、木雕、麦秆画陶艺等。

  2015年开始,我市依托传统节日文化氛围和传统习俗,推出“我们的节日”系列非遗民俗展示展演活动,春节打年糕、三跳、竹编、麦秆画等非遗活动从初一闹到初八;元宵带着孩子一起做个传统花灯,参与提灯走桥民俗;清明节举行“轧蚕花”活动,一起做清明圆子,看场舞龙会……这一活动形式让桐乡市民找到了记忆中的“桐乡味”,也加重了非遗在人们心中的分量。

  有人说,乡愁是一种记忆,要想守护乡愁,先要留住“活着的文化”。对桐乡人而言,乡愁就对本土非遗文化的真实记忆,是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幸福,是延绵不断的传承传唱,更是一代代人最美的乡愁。这,才是乡愁带给桐乡人的最大力量。

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系统、全面的概念,绝不是传统的给非遗传承人财政补助这一单一的,如何提升其传承能力才是关键。桐乡通过非遗馆的活态展示、“我们的节日”系列非遗民俗展示展演活动,向大家展现桐乡非遗之美,让更多人知道、了解、喜爱这些民间文化历史的“活化石”,不正遗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吗?

  推荐:

  

0
0
0
0
0
0
0
0

网友评论 ()条 查看

姓名: 验证码: 看不清楚,换一个

推荐文章更多

热门图文更多

最新文章更多

合作伙伴:幸运28预测

关于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 - 友情链接 - 网站地图 - 版权声明 - 人才招聘 - 帮助

声明: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,不代表站长立场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客服删除。

CopyRight 2010-2016 乌镇旅游网-乌镇,乌镇旅游,乌镇观光,乌镇旅游攻略,乌镇一日游,乌镇住宿 All Rights Reserved